2018年第3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18-05-25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基于PPP模式的安徽省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激励机制分析
  刘璇,万昱华  2018,27(3):1-5,62
当前安徽省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政府投入和财政补贴不足以充分满足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发展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相对缺乏的瓶颈,并且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介入来提高其供给质量和效率。然而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期限长、回报低、投资风险相对较大等不利因素,故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基于PPP模式,构建安徽省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发专项金融产品;优化投融资模式,降低投资风险;明晰产权,落实强有力的绩效考核。
  摘要[642]  PDF
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
  曹均学,刘正容  2018,27(3):6-11
由于主体责任不明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文化素养偏低,西部乡村自身定位不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发展。只有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思想扶贫、智力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才能振兴西部乡村。
  摘要[707]  PDF
基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乡村意象内涵探讨与特征研究
  张云彬,廖欣宇,丁文清,洪长瑾  2018,27(3):12-17
凯文·林奇开启西方城市意象研究的时代背景包括学界对于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对于现代主义的早期批判、对于城市视觉品质的关注,而当前我国乡村风貌现状中存在的传统乡村意象迷失与风貌品质下降的情况,与上世纪中叶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中的总体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类同性。在对于近年来国内乡村意象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讨论的基础上,借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概念的特征内核,提出乡村意象概念的本质特征应包括类型多样性、主体多元化、要素多类型、形式丰富性、感知全息化、传播方式多介质和研究目标多重性。
  摘要[725]  PDF
农地经营权物权化的三重解析——以“三权分置”为背景
  石东坪  2018,27(3):18-24
“三权分置”已成为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改革的核心,然而,经营权是否有必要从权能上升为权利,上升为物权的主张是否适法,立法上是否有必要物、债二元建构,在学界仍有质疑。现实中,将经营权能置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项下的立法模式,已然不能调整新型土地利用关系,倘若将经营权确立为物权,其与承包权之间也并不存在权利内容的冲突。最终,制度改革势必落实到法律文本的表达,于是,就物、债二元建构的类型化标准作逐一反思,为经营权物权变动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摘要[643]  PDF

农林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要素观
  江丽  2018,27(3):25-30
生态要素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要素观丰富而深刻,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之间是有机一体、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梳理并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要素观,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547]  PDF
绿色马尔萨斯主义的演进路径与历史批判
  李和佳,曹慧君  2018,27(3):31-35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运动兴起。绿色马尔萨斯主义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对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绿色马尔萨斯主义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以乔纳森·休斯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思想展开了积极的辩护,为解决当代人口与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性资源。
  摘要[548]  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朱乾隆,栾敬东  2018,27(3):36-41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 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 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摘要[684]  PDF

经济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优先)

当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特点与演化趋势
  张传文  2018,27(3):42-47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当代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不平衡不充分,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经济优先、部分先富及改革与发展的不到位等因素。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放的,我们一定要避免“拉美陷阱”等歧途,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与伟大复兴。
  摘要[562]  PDF
社会性别意识对农村妇女借贷意愿的影响研究
  杨秋鸾  2018,27(3):48-53
农村妇女的借贷行为有利于减轻“贫困女性化”的现象。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是否参与技能培训、受教育程度、丈夫的文化程度等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福建省农村妇女借贷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有年龄、丈夫的职业和家务劳动。
  摘要[586]  PDF
高校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探索
  魏玲玲,童再康  2018,27(3):54-57
高等学校的学科有实体化组织与虚拟化组织两种存在形态。实体组织的学科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外源动力是学科的外部竞争和考核压力,其内在动力是学校、学院、学科以及学科成员的内在需求,其阻碍因素包括源自学术自由探索的离散心理、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狭义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人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心态等。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包括设计有利于学科组织化的制度、凝练学科优势特色发展方向、建设各类高水平学科平台、鼓励教师提升学术抱负等。
  摘要[552]  PDF
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工作
  卞正勤  2018,27(3):58-62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制定纸质期刊资源建设规划、确定纸质期刊订购原则、细化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措施、定期进行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效益评价、动态调整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方案是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导读和宣传,实行“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纸质期刊现刊借阅服务,以提高纸质期刊利用率。
  摘要[570]  PDF

法学·社会学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的缺陷与完善
  张莉  2018,27(3):63-69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是暂时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人员的人身、财产给予限制的行政行为。现有关于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对人身和财物两个方面,存在着“滥”“散”“乱”和“缺”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是法治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立法机关未能明确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标准、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及整体性不够,部分法律规范本身实践性不足等原因造成该权力行使混乱。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遵循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清理法律、提高执法者的理论素养、梳理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等方面工作。
  摘要[549]  PDF
论执行程序中抵销的性质、价值及救济
  陈元庆  2018,27(3):70-76
作为债的重要清偿方式,执行抵销具有免除现实给付、简化清偿过程、担保债权公平受偿等重要价值。执行抵销制度的实施对提升执行效率、破解执行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从设立执行抵销制度趣旨、其运行机制及与实体抵销法理的衔接来看,执行抵销具有非讼性质。根据执行抵销的非讼性质以及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价值功用要求,应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来处理执行抵销中的实体争议问题,为被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程序保障。
  摘要[733]  PDF
互联网时代礼物的社会功能演变对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王云飞,陈娜  2018,27(3):77-82
礼物交换是乡土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一种民俗文化,礼物往来可以调解乡村社会关系,是维持乡土社会情感的重要纽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消费主义成了时代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礼物出现了。互联网礼物既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礼物的授受,又可以在现实中流动;既可以是虚拟形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礼物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些改变并未影响到类似传统社会的礼物功能,只是因社会的变迁强化了某种功能,有的功能以新的形式而呈现出来。互联网礼物也在悄然地改变中国社会。
  摘要[585]  PDF
我国中小城市居民社区服务消费的困境及对策
  万艳,张昱  2018,27(3):83-86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社区服务在我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消费也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中小城市的社区服务消费却面临着居民消费意愿低、途径窄、程度浅等困境,建议从树立“需求为本”的服务导向、提升居民权利意识和消费社会服务意识、专业化工作者队伍以及树立“持续性”“个别化”服务理念等方面去缓解以上困境。
  摘要[580]  PDF

语言·文学

先秦诸子与魏晋论体文
  郭雪峰  2018,27(3):87-92,112
魏晋思想的解放受到先秦诸子的沾溉,作为思想表达载体的论体文自然受到先秦诸子的影响。论体文源于诸子,其基本的说理品格是由诸子规定的。论体文的诸多问题都与诸子文本或思想有关,儒、道、名、法诸家对论体文的渗透影响造成了论体文广博富赡、透彻明快、玄远高致等不同风格,从论体文设置对话问答的表达形式以及经验、逻辑并重的论证方式我们也可以发现诸子影响的痕迹。通过诸子与论体文二者关系的考察,对魏晋文章的兴起与学术关系也将有所裨益。
  摘要[622]  PDF
张耒杂诗创作背景浅论
  周振华  2018,27(3):93-97
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诗歌创作的成就闻名于世,其杂诗数量约有四百首。张耒杂诗创作数量多,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诗歌主张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在新旧党争中的坎坷经历;二是他的反对片面追求声律之奇,发乎自然,出乎精诚的诗歌创作主张;三是其诗歌创作远师汉唐,近师都官、苏门。
  摘要[488]  PDF
穆修赠序文研究
  秦玮  2018,27(3):98-101,106
作为北宋初期古文写作的大力倡导者,穆修在文学创作上身体力行,其现存的全部散文皆是散体古文。他的《穆参军集》中一共收录了五篇赠序文,较为清晰地体现了赠序文在相应时期的发展演变以及赠序文独具一格的写作特点。穆修大力倡导文章创作要师从韩愈、柳宗元,在赠序文书写中采用散体写作的方式,创作切入点放在一个“道”字上,重视文章的实用性和充实性。穆修的赠序文风格多样,不论文体形式、呈现手法亦或是语言表达,都真切地秉承着穆修文章写作的一贯风格和态度,对深入解读穆修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549]  PDF

封二封三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团队介绍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学科点  2018,27(3):封二-封三
  摘要[432]  PDF

语言·文学

英语作格结构中的动词研究
  南潮  2018,27(3):102-106
作格动词(反向使役动词)是潜在及物动词,通过非使役化,由原生使役动词转化而来的非宾动词,属于派生的不及物动词。与原生非宾动词不同,非使役化压制了及物动词的外部题元,使其施事角色要么隐形存在,要么显形地成为降级题元,充当介词补语。
  摘要[614]  PDF

历史·文化

论析习近平历史观的两个层面
  方玉萍,吉晓华  2018,27(3):107-112
习近平历史观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宏观层面,即关于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回答的是对待历史的态度及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目的等基本问题,它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遵循;其微观层面,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是将有关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运用于学习研究历史的具体实际并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它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党史、国史,是理清党史、国史中大是大非问题的向导。
  摘要[543]  PDF
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人口的盈缩与土地的开发利用
  吕君丽,陈恩虎,过慈明  2018,27(3):113-121
明朝皖江流域的招抚流亡、鼓励垦荒和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等政策促进耕地面积增长、提高土地垦殖率,使客民及小农猛增,户口益繁;明末清初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皖江人口再次减少,清政府采取移民垦殖、鼓励垦荒、招佃经营的措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皖江流域再现移民高潮。呈现出:土地开发早,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较少;新型作物引进,山地得到开发;大量圩田出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人口增长加剧了人民的生存竞争;人口增长恶化了明清皖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等特点。
  摘要[619]  PDF 1.36 M[736]
芜湖米市的历史发展对沿江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何如海,程玉祺,阮梦雅,王其帅  2018,27(3):122-126
19世纪80年代是芜湖米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阶段,从一个地方性米市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了全国性的米市。但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于洋米的倾销、税制的改变、市场的限制等内因,加上无序的管理、设备的简陋等外因,近代芜湖米市很快又趋于衰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发展起来。米市的起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影响等各方面让沿江一带的农业产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和规范化。
  摘要[550]  PDF

教育?教学

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以“忆空间”的调查为例
  蒋兆雷,张鹏  2018,27(3):127-134
博物馆的实物和环境对未成年人教育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博物馆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素养和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调查发现影响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对博物馆参观的要求、孩子自身的兴趣、家庭的影响、社会文化机构的影响以及博物馆自身建设水平等五个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具体提出从这五个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提出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的相关路径,提升博物馆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
  摘要[517]  PDF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研究
  严伟英  2018,27(3):135-140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价值的体现,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等人才目标的需要。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和实效性提升。要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理论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调动学生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和新媒体运用能力,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地。最终力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550]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