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封二、封三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2011(2)
  摘要[840]  PDF 3.89 M[703]

新农村建设

困境与出路:探微新时期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刘洪玲  2011(2):1-5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摘要[1251]  PDF 486.88 K[76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陶 伟  2011(2):6-11
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历来都比较重视农村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统筹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摘要[1138]  PDF 844.35 K[8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补偿机制的社会评价分析及建议
  胡桂平,孟枫平  2011(2):12-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需要,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也存在着补偿方案不尽合理,新农合总体受益率很低、同一省区补偿标准和受益程度有明显差异、补偿模式设计存在缺陷、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段补偿比例未能引导病人合理分流等问题。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机制入手,从社会评价角度分析了现行补偿机制的利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摘要[1229]  PDF 954.76 K[1073]
“金砖四国”农业支持水平比较研究
  王 忠,叶良均  2011(2):15-19
文章介绍了经合组织农业支持水平测量框架及在此框架下巴西、俄罗斯和中国的测量结果,结合有关印度农业支持水平的类似测量,对这四个国家的农业支持水平进行了整体比较,并针对中国的比较特征提出了若干农业政策调整建议。
  摘要[1275]  PDF 938.96 K[1150]

农林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实践视阈 ——对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周娟,范星宏  2011(2):20-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和行动指南,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安徽省旅游业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返本开新,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精华,对于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可续、健康、快速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启迪作用。
  摘要[949]  PDF 1.55 M[1049]
皖南乡村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 —以西递、宏村为例
  黄薇薇,丁雨莲,沈非  2011(2):24-26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乡村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多,品位高,发展潜力大。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西递、宏村为例,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要[1251]  PDF 2.25 M[1010]
基于军事文化的大别山区山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陈浩,郑嬗婷  2011(2):27-31
军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军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军事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的结合将会形成军事题材的专项旅游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文章详细梳理了军事景观的类型,并在对大别山区山寨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大别山山寨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具体体现在对古代“义军文化的挖掘”、对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军事文化的注入,以提升大别山旅游产品的内涵。
  摘要[874]  PDF 1.32 M[739]

经济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优先)

中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的实证研究
  葛伟,姜含春,夏涛  2011(2):32-34
通过Eviews31软件就1990年到2008年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售量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运用格兰杰检验得出我国国民收入提高是我国茶叶内销量增加的成因,认为通过预测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可推算出我国茶叶的内销量,为茶叶产销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1013]  PDF 1.02 M[988]
近代安徽茶叶的生产与发展态势探析
  杨木庆,何善刚  2011(2):35-40
近代以降,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安徽茶叶的生产发展经历了一个“畸形“发展进程,形成了颇具特色规模的四大茶叶产区,茶叶生产及其分布的动态发展较为生动地折射出安徽茶业演进的历史轨迹。
  摘要[901]  PDF 1.97 M[1073]
扩大安徽省就业的路径分析
  周志太,惠圣  2011(2):41-46
针对安徽省就业的严重形势,论证分析了如下对策:实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支持和货币支持的创业、就业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城乡劳动力管理从二元分治向一元协调转变等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技能化和智能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向国内外开放,创造有利于扩大创业、就业的安徽环境;调整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工业化从孤军深入向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聚集带动转变。
  摘要[1004]  PDF 825.99 K[933]
抓住主要矛盾——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策略探究
  童乃诚  2011(2):47-50
仅靠“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行政化问题。只有通过对高校行政化的种种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抓住其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破解高校行政化问题的治本之策。
  摘要[1061]  PDF 1.05 M[1080]
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与三次学术争论* ——兼论安徽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吴文革,黄 强  2011(2):51-56
在对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三次改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与之相伴而生的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三次学术争论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立足安徽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践,论述安徽模式改革的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摘要[955]  PDF 1.01 M[1205]
馆藏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任勇,王昱  2011(2):57-61
馆藏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从资源保障、资源利用和读者满意度三个不同侧面综合分析了馆藏资源的质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馆藏的措施。
  摘要[870]  PDF 1.02 M[1118]

法学

婚内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张黎利  2011(2):62-64
《侵权责任法》第2条正式确立了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婚内知情权与隐私权作为独立的人格权利,两权不可避免存在冲突,冲突主要表现在婚外恋、私房钱、婚前情感、身体健康等方面,在协调两权冲突时,应当坚持宽容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等原则。
  摘要[929]  PDF 2.06 M[720]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
  燕 艳  2011(2):65-68
“仲裁前置,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模式在立法之初,为解决我国的劳动争议发挥过重大作用。但传统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突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把我国的仲裁制度向前推进一大步,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并非完美无缺,大量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摘要[916]  PDF 1.24 M[1025]
动产浮动抵押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晏维友,刘凤月  2011(2):69-72
为促进融资、发展经济,尤其是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发展资金瓶颈问题,我国《物权法》创设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但该制度也有其固有缺陷。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抵押标的物容易出现恶意流动、形态易转化、难以封存及担保效力不高。为防范上述风险,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明确“正常经营活动”和“合理价款”的内涵、赋予动产浮动抵押权人汇报、质疑、变更以及保全的权利、通过限制性条款来合理限制动产浮动抵押权人的自由处分权、确立动产浮动抵押的财产管理人制度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摘要[1438]  PDF 1.59 M[911]
高校法学教师与法官职业互动的研究
  谭世贵,胡志斌  2011(2):79-82
法官职业化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官职业化的基础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以法官职业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为了避免两种职业的脱节,有必要在高校法学教师和法官之间进行良性互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补,既能够提高高校法学教师的教学效果,避免法学教育的空洞、抽象甚至闭门造车,也可以促使法官对司法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提高其理论素养,同时二者的职业互动还有利于法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摘要[885]  PDF 1.77 M[2370]

文学?语言

元稹制诰文简论 ——兼谈元白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
  周艳波,岳五九,胡作法  2011(2):83-86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然而,元稹、白居易的文章创作却一再遭到忽视。事实上,元、白曾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对齐梁以来文章旧弊的改革之中,甚至在代拟言的制诰中,也敢于突破骈文的固有模式,体现了可贵的文体革新精神,他们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对韩、柳所力倡的古文复兴运动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助之功。
  摘要[1019]  PDF 793.63 K[980]
《太平御览》所记“多言何益”三则略考
  徐 华  2011(2):87-90
通过对《太平御览》中内容同为“多言何益”的三则载录的比较分析,可推测出至少在宋代《墨子》里,当仍有与之相近或相同的文字存在;所载对话的发问者应为禽滑釐,墨子所作答语末尾应有“唯其言之时也”(或“唯言之时也”)一句;对话反映了墨子关于“言”的一些新的、值得重视的思想。
  摘要[1022]  PDF 1.11 M[846]
“生活的体操”与“原始艺术力”的耦合 ——沈从文剧体作品创作特色与原初文学价值探析
  石柏胜  2011(2):91-97
沈从文剧体作品相比较其成熟期的小说和散文显得粗糙和幼稚,但是通过其原生态璞面的剖析,可以发现它们在体现“原材料”创作价值的同时,也折射出“生活体操”与“原始艺术力”的耦合,从而契合了文学创作的一定规律,彰显了作者早期创作的一些特色和其独特的原初文学价值。
  摘要[930]  PDF 1.60 M[781]
从话轮转换看中文电视谈话节目权势关系 ——以《面对面》节目为例
  陈 倩  2011(2):98-101
文章以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机制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在起始话轮、结束话轮以及话轮分配方面分别体现的权势关系,认为:主持人在起始话轮和结束话轮中拥有绝对的权势;主持人话轮长度虽不及嘉宾,但始终是节目进程和方向的操控者。
  摘要[1139]  PDF 1.50 M[1120]
论言语社区的内部同一性
  张 艺  2011(2):102-104
“言语社区”是当代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内部同一性作为概念的核心部分一直未能明确。通过梳理过往的研究,指出言语社区的内部同一性特征在于社区成员对使用的语言变体持同样的语言认知,怀有同样的语言情感。
  摘要[1254]  PDF 1.18 M[859]
对索绪尔“语言任意性”的再认识
  乔小六  2011(2):105-108
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提出任意性包含能指和所指联结以及符号与符号联结两个层面的任意性,任意性的构件是多元的,不仅限于所指和能指,阐述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言语和语言的可论证性、任意性的历时过渡转换。
  摘要[1185]  PDF 1.54 M[960]

农业史与农业文化

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的生产方式关系探析
  洪礼维,赵光军  2011(2):109-113
研究深广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孝伦理,有助于判识孝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生命力。在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及其所造成的人的依赖关系下,存在着产生、发展孝伦理的深厚土壤。封建生产方式决定了孝伦理的基本内容。孝伦理保护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推行、发展封建生产方式提供必需的政治、思想条件;从道德层面保障了封建社会农民群众实际利益需求的实现。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血缘宗族聚居的人口状况也是孝伦理突出地存在于封建中国的重要原因。
  摘要[2481]  PDF 1.64 M[771]
风水塔的地理审美意义初探 ——以肥东振湖塔为例
  刘立冬  2011(2):113-116
依据史料,以肥东振湖塔为例对风水塔的地理审美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和景观规划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水则是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理论支撑之一。塔是在中国分布广泛的带有风水涵义的古建筑,研究风水塔的地理审美意义有助于理解风水中的景观规划美学成分。
  摘要[974]  PDF 1.45 M[842]
论幸福的社会属性
  李卫东  2011(2):117-121
我们认为幸福的社会属性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二个方面,前者是人的本质决定的,后者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历代思想家们都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社会生活是幸福的现实基础,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社会制度对人的幸福具有决定作用。
  摘要[1006]  PDF 1.42 M[1101]

教育?教学

《论语》的德育资源与高校的德育工作
  胡 兆 胜  2011(2):122-125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德育家,他的德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研阅《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构建了一个既完备而又成型的德育内容体系,运用了一系列尊重主体、合乎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道德修养方法,这些德育资源是当前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借鉴。
  摘要[1010]  PDF 1.38 M[1032]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党建工作为例
  孙伟,甘传鹤  2011(2):126-130
重视和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有利于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健康发展,更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执政地位。但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工作队伍流动性较大及学生党员教育投入不足等成为困扰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摘要[1192]  PDF 1.73 M[871]
学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的传承
  毛迪,洪晓波  2011(2):131-133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及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竞技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上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将学校作为传承体育文化的主阵地之一,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体育文化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
  摘要[1128]  PDF 1.58 M[1077]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方案设计研究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朱晨  2011(2):134-137
主要讨论了教学实践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方法,并通过对笔者所在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方案的设计和施行情况的介绍,总结已取得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力图为其他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实践方案的确定提供一些参考,以求促进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摘要[925]  PDF 1.89 M[1175]
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张武,陈鸣,朱诚  2011(2):138-142
分析了目前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差异较大、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陈旧、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相互脱节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教材建设;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开放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摘要[1303]  PDF 893.59 K[1047]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