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3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新农村建设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效果、问题与对策建议
  王 良 虎  2007(3):1-5
通过对池州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 我们发现, 历经六届村委会选举, 农村民主选举从形式到实质内容、从观念到具体运作, 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民主选举已成为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生长点”和田野希望。必须及时总结换届选举经验, 加强和完善选举的制度安排, 科学规范和指引选举操作, 把村委会换届选举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切实推进基层民主, 建设和谐乡村
  摘要[897]  PDF 36.78 K[1283]
深化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安徽省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透析
  昂 永 生  2007(3):6-11
本文以当前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正由局部试点向全面深化转变为宏观背景, 阐明了全面推进这一改革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 即关键是乡镇管理职能的重新界定及其转变, 核心是县乡事权关系的廓清, 基础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制定, 前提是县乡村三级的改革联动, 而根本则是乡镇执政能力的建设。
  摘要[1087]  PDF 41.86 K[1048]
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
  徐 春 迎,阮 文 彪  2007(3):12-15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和力量, 农业高校一直在科教兴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简要介绍农业高校在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 通过分析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障碍因素, 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其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摘要[1124]  PDF 30.79 K[1705]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复合型养老保障体系
  欧 世 平  2007(3):16-19,76
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供给体系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 因此构建以需求为中心的复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已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需求已发生新变化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复合型保障体系更具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可行性; 并建议政府、家庭、社区在农村养老中应承担不同责任, 通过发挥三者合力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摘要[934]  PDF 39.08 K[1178]
安徽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胡 智 强,王 连 贵  2007(3):20-24
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身的特点, 要求我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应当以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为价值取向, 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法治化。农村社会救助要实现从绝对标准转为相对标准, 建立以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各项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和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同时,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社会参与, 提高救助效率
  摘要[1138]  PDF 39.21 K[1155]

政治?哲学

简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群众史观
  王 新 建  2007(3):25-29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群众史观, 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哲学基础;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得以确立和发展; 从群众路线视角求解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848]  PDF 37.59 K[1115]
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
  史 铁 尔,高 桂 贤  2007(3):30-33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以制度化利他主义作为特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实质是一种人学, 强调仁者爱人, 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思考对象和起点。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与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 在注重个体价值的同时, 也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
  摘要[911]  PDF 29.65 K[1506]
“人心”的背后——道德建设的路径反思
  桂 翔,张 彬  2007(3):34-38
道德建设实效如何是关乎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把道德建设仅仅看作道德教育的问题是一系列道德建设努力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道德的根本问题是利益关系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 实现利益关系合理化是道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摘要[1299]  PDF 37.90 K[1684]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原因分析
  魏 范 青  2007(3):39-43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建国后不久, 新民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快便夭折了。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 国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没有长期的实践基础; 第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看法不成熟; 第三, 建国后经济建设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
  摘要[1263]  PDF 37.23 K[1678]

经济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优先)

食品产业化兴农战略构想——走变农业大国为食品大国之路
  吴 华  2007(3):44-47,136
食品产业化兴农战略, 就是把食品产业作为农业的龙头, 以此振兴农业的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中国农业必须走变农业大国为食品大国的道路。这一战略的必要性在于, 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是富农之路; 可以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是振兴农业之本。战略实施也具有可行性, 国际国内市场对食品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根源, 食品产业与三农的天然联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丰厚底蕴。该战略在操作上, 组织形式是农产品基地加乡镇企业, 资金来源主要是乡镇企业积累、融资和政府注入资金。发展食品产业化, 可走发掘传统和扩展创新之路
  摘要[892]  PDF 137.89 K[1262]
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化的实证分析
  郭 成  2007(3):48-52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二位数数据,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出口商品从 1980 年至2004 年的比较优势变化。得出: 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摘要[736]  PDF 316.09 K[1391]
试析管理层增量持股的激励效应
  周群华,彭亦芬  2007(3):53-55,109
管理层持股作为长期激励机制, 有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并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 因而能鼓励经理人员克服短期行为, 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管理层增量持股”是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值得探索的方式之一, 其激励效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应该审慎而又积极地尝试
  摘要[1182]  PDF 33.20 K[1471]
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胡 俊,张 宜 红,朱 建 军  2007(3):56-60
近年来, 安徽省经济逐年增长, 而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地区之间分配, 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测算了安徽的区域经济差异, 并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 认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处在增速不断的扩大的增长过程中, 且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各个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的增长速度, 并以降低组内经济差异为主要任务
  摘要[1061]  PDF 508.78 K[2785]
安徽东至黄泥村农户新技术使用状况调查
  高 宝 华,许 咏 梅  2007(3):61-65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东至县黄泥村农户新技术使用状况的调查, 指出了当地农户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摘要[805]  PDF 284.18 K[1135]

法学

目的中立与程序公平
  严 学 钧  2007(3):66-69
“目的中立”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价值主张, 其主要含义是国家对诸“优良生活观念”保持中立, 并由此拓展出世界观中立、制度中立、道德中立多重向度。从积极方面看,“目的中立”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培养公民理性、扩大政治认同; 从消极方面看, 则助长放任自流、个人主义及道德亏欠。其实, 抽象地谈论“中立”并无实际意义, 在何种范围内保持中立取决于实践过程及其效果
  摘要[855]  PDF 31.29 K[1156]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郑殿雨,王 蕾  2007(3):70-73
在现有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中,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念应进一步的转变; 赔偿的主体及范围还没有理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还不能很好的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等。本文认为, 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处理好社会、国家、被告人以及被害人之间的利益辩证关系, 进一步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摘要[832]  PDF 105.49 K[1174]
盗窃罪相关问题初探
  岳 瑞 文  2007(3):74-76
理论界一般认为, 盗窃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即所有权说。但在实践中, 所有权说遇到许多该学说无法解决的具体问题。作者根据个别学者提出的侵犯财产罪新的犯罪客体理论, 分析了实践中盗窃案件的多种特殊情况, 认为该客体理论比所有权说更具优越性。
  摘要[847]  PDF 24.54 K[1244]
我国亟待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许 敏 智  2007(3):77-80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对于维护存款人利益、公众信心以及银行体系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风险, 资本充足率不高, 资产质量较差, 不良资产过多。与此同时, 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存款人的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制定存款保险法,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就显得尤为必要
  摘要[930]  PDF 28.74 K[1315]
国际投资法自由化与我国外资立法对策
  王小丽,黄夕彪  2007(3):81-84
国际投资法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由化趋势, 从而促使国际投资法律调整的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发生重要的变化, 也促使各国利用外资及发展经济的政策和立法做出重要的变化。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投资自由化的步伐, 但盲目追逐只会对自身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我国应正确对待国际投资法自由化的发展, 并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战略角度, 提出完善我国外资立法的一些对策
  摘要[1340]  PDF 112.04 K[1246]
浅析水权交易的法律问题
  张云燕  2007(3):85-88
当前,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 水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本文对如何利用水权交易市场重新分配水资源, 从法律层面上提出看法
  摘要[1109]  PDF 28.11 K[1190]

文化学

从《茶经 四之器》看陆羽的佛教思想倾向
  殷 玉 娴,王 峰  2007(3):93-95
陆羽《茶经?四之器》专篇介绍了煮茶的器具及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其中有一个过滤煮茶之水的器具——漉水囊, 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指出陆羽深知其用途, 但其书中并未详细说明, 本文结合陆羽的生平及佛教知识来说明漉水囊其实是一种佛家用具, 并且佛教思想对陆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摘要[1069]  PDF 85.26 K[1566]
论礼仪的失落与重建
  史 锋  2007(3):96-99
中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然而, 近些年, 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 这既有道德的错位与缺位的原因, 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落和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中华礼仪文明,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德、法、礼三者结合的社会规范体系、实施德、法、礼并举的教育是重建礼仪文明之举
  摘要[1485]  PDF 111.14 K[1203]

语言·文学

介词“用”引进工具状语的两种方式
  陈 宗 菊  2007(3):100-102
本文是对“用”引导的典型的工具状语所作的探索。阐述了在工具状语的运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根据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不同, 将其分为两类, 分析了它们在结构、意义、转化方面的不同, 并分别对这两类内部的不同作了分析和比较
  摘要[974]  PDF 22.22 K[1394]
论龚自珍散文奇诡不凡的艺术特征
  陈 锦 荣  2007(3):103-105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者, 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征。他吸收庄子寓言奇想的精神、屈骚比兴奇诡寓意的表现手法, 追求不恒常的构想、不恒常的描写、不恒常的表意造语, 形成了作者含意深隐曲折、表现诡异奇特的独特散文风格。
  摘要[1023]  PDF 85.09 K[1371]
浅谈《搜神记》中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
  李和平  2007(3):106-109
《搜神记》作为东晋时期一部著名的志怪小说集, 代表了当时叙事文学的成就。本文选取其中的人妖相恋神话, 从叙事角度、民俗文化和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逐一阐述, 显示了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和对后世神怪文学的影响
  摘要[1046]  PDF 37.56 K[2162]
电影翻译的动态观——中国电影翻译考察
  龙 千 红  2007(3):110-114
综观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 我们发现, 无论是翻译数量的多寡还是翻译方式的变革都始终与社会的发展及受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有理由认为, 电影翻译应当与时代、受众的接受程度、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 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从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现状、观众需求等方面进行考察, 提出我国电影翻译应当在提高译制质量的同时走多元化的道路
  摘要[1231]  PDF 138.11 K[1441]
关联理论与翻译中的特殊现象
  王士红  2007(3):115-118
关联理论认为, 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 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 关联理论就成为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通过关联理论可以解释翻译中一些特殊现象: 如词汇空缺、词汇增补、文化缺损等
  摘要[947]  PDF 33.41 K[1490]
美国现代童话大师——汤姆·罗宾斯
  刘俊梅  2007(3):119-122
汤姆?罗宾斯深受东方宗教思想和希腊神话的影响, 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 在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永恒的自然生命观, 并探讨了基督教在西方, 尤其是在美国的衰退。作品以幽默的风格和奇特的比喻来展示这个荒唐不公正的世界, 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摘要[1137]  PDF 31.60 K[3121]

教育?教学

解析青年大学生人格发展及其特点
  叶荣国,程 敏  2007(3):123-126
作为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人格是以一定的生理特征为基础, 以社会实践为中介, 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自主建构的相对稳定的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的统一体, 其生成与发展是一个以自我意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渐进过程。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期, 其人格发展表现出自主性、过渡性、实践性等特点。青年期是个体生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遵循青年人格发展与教育规律,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摘要[834]  PDF 31.55 K[1845]
信息与通讯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张 疆 勤  2007(3):127-129
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CT)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中, ICT 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然而, 教师的 ICT 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则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教, 也影响学生的学。本文试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ICT 所必需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 教师的意识、自信和舒适感, ICT 背景下教师合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摘要[887]  PDF 83.30 K[1079]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效梅  2007(3):130-132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动手机会, 但在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中存在选题不合理、撰写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 应在教学计划安排、指导教师选配、教学过程监控、设计( 论文) 成绩评定等八个方面切实加以改进。
  摘要[944]  PDF 24.71 K[1566]
认知图式与大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陈 静  2007(3):133-136
作者以认知图式理论和它的发展为基础, 从内容图式、文化图式和语篇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可得出如下启示: 语篇教学法的运用效率与学生图式知识的建构成正相关, 因此, 阅读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更多的新知, 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 在其大脑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新图式
  摘要[1074]  PDF 110.94 K[1118]
词汇深度教学探讨
  杨 静  2007(3):137-140
人们对词汇量的过度迷信和疯狂追求使英语词汇教学很长时间仅仅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英汉对译等表面层次上。笔者认为词汇量不能等同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教师应加强学生词汇知识深度的学习, 注重词语搭配能力、心理词汇习得、跨文化意识以及同义词辨析能力的培养
  摘要[922]  PDF 32.82 K[1408]

书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性成果:《和谐人》
  王兆良  2007(3):141-142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人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三个基本范式, 其中,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已深入人心, 越来越成为普适化的文化, 而和谐人文化还未形成一定的文化范式和理论形态。鉴于此,《和谐人》一书从社会主义和谐人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层次的视角, 阐述了“和谐人是一场人文化的变革”的思想
  摘要[943]  PDF 54.55 K[1162]

封二封三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新的机遇与挑战》评介
  孙 超  2007(3):143
  摘要[769]  PDF 30.42 K[949]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