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4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可持续农业的投资实现机制研究
  朱礼龙  2001(4):5-8
文章在阐明可持续农业内涵、可持续农业与投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可持续农业多元投资主体的培育,并对可持续农业投资项目选择原则进行了分析。
  摘要[901]  PDF 271.72 K[1213]
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实现
  黄宜广,庞佑林  2001(4):9-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及其原则,提出了以建立生态经济价值观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文化和制度建设、生态农业设计、群众参与与政府行为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摘要[1132]  PDF 269.84 K[1855]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王林  2001(4):13-16,55
该文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且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提出安徽要实现‘富民强省”的根木目标,必须采取降“一产”、壮“二产”、“促住产”的调整战略。
  摘要[821]  PDF 1.03 M[1183]
培育“发展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章辉  2001(4):17-18
本文探讨了“发展极”理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并提出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极”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754]  PDF 156.87 K[1261]
农户的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
  刘会同  2001(4):19-21
农户的技术创新是农业新技术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桥梁。农户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采用新技术取决于农户对新技术预期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农户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决定了农业技术选择倾向于使用替代资木的农业技术,因为这种技术符合我国农业要素察赋的特点。政府的责任是在多方面鼓励农户的技术创新。
  摘要[819]  PDF 201.42 K[1341]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卢善军  2001(4):22-23,26
深化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拟就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试图从健全法人治理构,明确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构筑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功能作用发挥和自身业务成长的体制框架:从市场定位和管理机制方面探讨效益增长点和激发经营活力:从消化历史包袱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理顺政策扶持和央行监管的新思路。
  摘要[1167]  PDF 197.76 K[1125]
发展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思考
  周春城  2001(4):24-26
光电子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21世纪必将有巨大的发展,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光电子产业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腾飞。发展光电子产业,要根据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保证光电子产业在我国成功发展。
  摘要[957]  PDF 196.34 K[1155]
现行工资政策有关问题及其思考
  桂祖祥  2001(4):27-28,43
现行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工资政策,由于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没有深入细致地思考和具体的测算工作,导致这些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在揭示这些矛盾或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力图提出一些解决矛盾或问题的办法。
  摘要[806]  PDF 194.24 K[1039]
经济伦理学视野中的经济活动
  钱广荣  2001(4):29-31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其特定对象和任务是科学反映经济活动在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问题,使经济活动始终具有善的价值取向。在经济伦理学的视野里,经济活动主体的动机与目标、执业关系、必须遵守的相应的道德准则以及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都与道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主体应当既是“经济人”,也是“馗德人”。
  摘要[1285]  PDF 194.79 K[1063]
市场经济、市场秩序与财经类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叶战备  2001(4):32-34
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高度成就,是共同富裕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人为满足私欲的天地,它有自身的道德尺度。这种道 德尺度首先表现在规则层面上,即道德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主要是在制定适用于所有人共同遵守的规则的过程中进行,于是职业道德的建设成为完善市场秩序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市场秩序的混乱与一部分市场主体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有重要关系,而财经类高校培养的经济类人才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财经类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效应。
  摘要[1187]  PDF 208.69 K[1210]
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一一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
  张传文,张红  2001(4):35-37
本文认为道德与法律之问存在深刻的一致性,但又存在矛盾,两者在矛盾中向前运动与发展。以这一观点作指导,才能正确把握儒家思想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才能对今天的道德与法制建设有清醒的认识。
  摘要[980]  PDF 216.34 K[1318]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毕传平  2001(4):38-39
宗教与道德,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不同形式,他们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总体上说宗教不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但宗教道德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挥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作用。
  摘要[2746]  PDF 139.85 K[6615]
儒学社会秩序的形成、结构及其现代意义
  尹文汉  2001(4):40-43
儒学社会秩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汉代形成的儒学社会秩序尊重了远古传统、运用了儒学理论、吸取了秦代经验与教训,也符合了时代要求。以仁爱原则为基础、以礼教和儒家法等伦理控制为手段、以维护家国同构的宗法秩序为目的是儒学社会秩序的基木构成。分析儒学社会秩序的特点与当代积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1199]  PDF 261.83 K[1724]
R'罗蒂的后科学文化观评析
  魏则云  2001(4):44-46
本文在分析与评价理查德?罗蒂的后科学文化观的基础上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文化可望是一个科学和人文都得到充分发展并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科学文化。
  摘要[901]  PDF 209.21 K[1235]
从“有法可依”,到有“良法可依”一一兼论三个代表思想对当前立法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欧元雕
  欧元雕  2001(4):47-49
从“无法无天”到“有法可依”和从有法可依到有良法可依是中国当代法制文明发展巾的两次重大飞跃。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不仅是制定和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先进与否的标准,而且也是衡量法律良、恶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立“良法”的六条有效途径。
  摘要[1063]  PDF 206.14 K[1299]
对一起聚众斗殴转化为故意伤害案的法律分析一一兼谈《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理解与适用
  黄冬松  2001(4):50-52,58
本文从一起聚众斗殴转化为故意伤害案入手,结合转化犯的概念、特征以及转化的前提、这种转化对定罪量刑的重要意义等相关内容,从理论上对这一起聚众斗殴转化为故意伤害案的三种有争议的观点进行法律分析,并根据共同犯罪的理论确立了对全案定故意伤害罪的基本观念。
  摘要[1000]  PDF 268.31 K[1260]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初探
  李颖红  2001(4):53-55
在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建立己成为必须,本文立足实践,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建立不被迫自证其罪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特殊证人可以拒绝作证规则三个其体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建议。
  摘要[762]  PDF 208.44 K[1278]
浅析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因及对策
  李晓临  2001(4):56-58
“钉黑除恶”是严打整治斗争的重点之一。本文扼要地阐明了何谓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析了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成因、心理成因及防治对策,为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服务。
  摘要[1131]  PDF 196.35 K[1288]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承诺与自认
  汪从杰  2001(4):59-61
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一直未对承诺与自认加以严格划分,而是将其混为一谈,给人造成二者并无本质区别的印象。然而实际上二者区别较大:承诺与自认的对象不同:承诺与自认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自认与承诺适用的场合不同。除此之外,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对承诺与自认均有严格的区别。自认允许附带条件,但承诺却不能附带任何条件。严格地说,法律对二者的主体要求应有所不同。
  摘要[905]  PDF 204.65 K[1232]
关于完善我国证券业律师服务机制的思考
  尚华,孟庆保  2001(4):62-64,6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建设不断发展,我国证券业律师服务机制己初步形成。但该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而阻碍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因而,完善我国证券业律师服务机制势在必需。这不仅要加强管理、提高律师的业务水平,还必须明确证券律师的执业价值、执业原则、法律责任和有关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906]  PDF 285.17 K[1166]
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大势所趋
  马俊  2001(4):65-68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默权的内涵、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 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摘要[1154]  PDF 287.19 K[1691]
明确差异科学定位——关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的思考
  毛豪明,王翠萍  2001(4):69-70,74
《法律基础》与《法学概论》和公民普法教育不同,它通过回答和解决学生法律方面的实际思想问题,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观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念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因此,它是门思想品德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要[879]  PDF 206.07 K[1214]
从教科书事件看日本蔑视中国的民族心理传统
  渠长根,陈树涵  2001(4):71-74
不断升级的教科书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民族优越心理的再现。日本对中国的民族优越感起始于近代,在侵华期间和战后以一贯之,现在又有了新特点,不仅存在于国家关系上,更多地则集中于经济和文化领域。造成这种社会心理传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摘要[877]  PDF 282.59 K[1277]
当前农村工作中应予关注并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一当涂农村调查归来的思考
  张庆满,陈向阳  2001(4):75-76,106
本文根据在当涂县农村实地调查所得材料,就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抛荒田、农民减负增收、乡镇和村两级组织负债、乡镇企业改制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文中所列问题虽发生在个别县域内,但其有一定普遍性,值得关注。有关方面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解决。
  摘要[969]  PDF 212.80 K[1068]
关于扩大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的思考
  张德元  2001(4):77-79
扩大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然而,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可能一跟而就,要克服许多困难,要积极而审慎地开展这项工作。
  摘要[790]  PDF 217.10 K[1458]
农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典范教学法探索
  张琼,吴玉琴,李清  2001(4):80-82
典范教学法是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针对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在学习借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设的,本文对典范教学法的涵义、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摘要[1210]  PDF 206.17 K[1157]
积极探索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
  张道远  2001(4):83-85
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领导,解决邓小平理论‘进教师头脑”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三个结合,改革考试方法是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
  摘要[863]  PDF 199.47 K[1296]
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
  刘娜  2001(4):86-88
本文介绍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阐述了自我调节过程是一个循环活动。这个循环分三个阶段:先前准备、作业或意志控制和自我反思。先前准备直接影响作业阶段,而自我反思主要是反思作业阶段的情况,自我反思过程影响接下来的先前准备阶段,并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努力做准备。因此,构成自我调节阶段的循环。自我调节水平的高低决定学习者在自我调节 过程中体验到的是自我毁灭还是自我实现。
  摘要[1332]  PDF 222.86 K[2214]
校园副文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吴永铎  2001(4):89-91
校园副文化与学校倡导的主体文化不相容,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文章首先列举校园副文化现象的各种表现,并分析其对青年学生成长的负面效应,继而探析校园副文化的具体成因,最后提出净化和引导校园副文化的相应对策。
  摘要[1020]  PDF 198.04 K[1272]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
  邢有琼  2001(4):92-94
本文阐述了开展幼儿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问美术等民间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教学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并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进行了效果测评比较、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其结果分析与探讨,得出在3-6岁幼儿中开展系统科学的民间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增强幼儿艺术素质具有显著效果。
  摘要[957]  PDF 464.47 K[1385]
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李元华  2001(4):95-97
农村不同于城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让农民听得进、听得懂:二要以理服人,让真理征服人心:三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让切切实实的利益来证明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性。
  摘要[878]  PDF 195.27 K[1098]
智业: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重新定位
  汤传喜  2001(4):98-99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产业一一智业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变化和从事智业活动的可行性,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给于智业的重新定位。
  摘要[826]  PDF 142.64 K[1043]
论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现代化
  陈乐雪  2001(4):100-101
在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历史发展中分析了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实现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现代化。
  摘要[795]  PDF 139.65 K[1492]
重视图书馆管理中人的因素——浅谈图书馆员素质及其提高
  李章珍  2001(4):102-103
本文把图书馆看作一个系统,它由物质设备、图书资料和工作人员三个部分组成,而工作人员则是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接着阐述了其有一大批素质优良的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这一命题。
  摘要[1054]  PDF 136.13 K[1094]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一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美
  刘朝兴  2001(4):104-106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其代表作《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自传体政治抒情诗。长诗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执著追求进步政治理想、毫不妥协地进行斗争、热爱和忠于自己祖国等方面表现了屈原的人格美,其意义在于唤起麻木灵魂的警醒与自觉,培养人们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感。
  摘要[952]  PDF 221.57 K[1359]
试析新时期女性婚姻伦理小说
  殷峻巍  2001(4):107-108
婚姻、爱情一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极力彰显的主题。从执着追求爱情到毅然放弃神圣情感,从为了维持生活现状懒得离婚到为了寻觅人间真爱摒弃婚姻,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处于情爱漩涡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婚恋心态及由此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构成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独特的景观。
  摘要[787]  PDF 141.72 K[1500]
立足阅读、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综合能力——非重点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伊玲  2001(4):109-111
本文概述了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阅读与听、说、写、译的关系:如何立足阅读,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综合能力;同时对非英语语言环境下如何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作了探讨。
  摘要[766]  PDF 203.14 K[1349]
浅析《大学英语精读》修订版
  王慧敏  2001(4):112-113,116
《大学英语精读》教程适用于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已有十几年的历史。1997年修订后的新版本侧重于改善对词汇的处理和改进练习两个方面。作为精读教学的媒介,这本教材直接影响到全国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原版本,评析修订版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
  摘要[885]  PDF 217.34 K[1684]
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之我见
  梁琼  2001(4):114-116
随着人们对交际能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听力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但是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听者。听力课正在成为许多学生的沉重负担。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听力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既真实的听力材料和良好的教学程序。
  摘要[752]  PDF 220.12 K[1157]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总目录
  2001(4):117-120
  摘要[683]  PDF 209.17 K[888]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