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3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新论
  张复俊  1999(3):1-3
本文对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做了新的论述。明确指出邓小平没有从正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但采用排除的方法解决了什叙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才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任何社会形态的唯一原则区别,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摘要[792]  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
  张国宏  1999(3):4-6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基。本文在论证认清国情是关系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初级阶段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并连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就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而从中国现代化的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
  摘要[970]  PDF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系统论视角
  余精华  1999(3):7-9
系统论方法是邓小平分析对外开放的主要方法之一。邓小平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观点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创建适用开放世界的内部结构的思想是自组织理论的运用;必须把握对外开放度的思想体现了系统的开放度理论。从系统论视角出发研究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854]  PDF
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
  戴玉忠  1999(3):10-12
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开展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椐和实践指南。一、制度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命运;二、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三、建立健全党的各项制度。
  摘要[874]  PDF
邓小平农业思想初探
  沈昕  1999(3):13-14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重视科技和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次飞跃。
  摘要[1114]  PDF
我国农用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孙红忠 韩千红  1999(3):15-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用土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集约持久农业;综合治理,防治土地退化;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地、荒革、荒水,是“开发、利用、保护”我国农用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784]  PDF
发展高效生态耕作方式是优化耕地资源的根本出路
  黄敬林  1999(3):18-20
鉴于耕地资源锐减的现实及法律、法规干预的滞后性.本文提出耕地资源根本性的保护方法是生态种植.即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化肥和有害的无机农药的副面作用,代之以有机肥和无公害农药使用的生态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产品.而且可以改善农村的条件.推动有机肥生产的现代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推进耕地资源的优化。目前的农副产品相对过剩正是种植革命的大好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它。
  摘要[839]  PDF
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余本付 张余才  1999(3):21-2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对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能有着特殊的生态屏障作用.而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省“五八”造林绿化和林业第二次创业以来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林业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关健措施。
  摘要[798]  PDF
论建立安徽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蔡德军 余为一 姚佐文  1999(3):24-25
国家需要创新,农业需要创新,安徽农业也需要创新;国家需要高科技,农业需要高科技,安徽农业也需要高科技;合肥高新技术力量雄厚.在农业高新技术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成果丰硕.具备建立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基础和条件;因此.建立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势在必行。
  摘要[943]  PDF
科技成果推广影响因素调查
  卞修凡 邓廿庆 袁同生 孙业桓  1999(3):26-2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入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中.通过转化.表现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现有资料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的推广率不高,一些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使得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投入产出比低。为了解安徽省科技成果推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于1996年5-7月对安徽省1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986-1996年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以期为国家及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摘要[824]  PDF
仲裁裁决与法院监督
  刘艳芳  1999(3):28-32
随着仲裁作为解决国内外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途径被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仲裁裁决的效力以及所存在的局限性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旨在探讨仲裁裁决与法院监督的关系.结合归纳各国法律中有关法院对仲裁裁决的监督规定.加以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法院对仲裁裁决监督规定的利与弊。
  摘要[872]  PDF
民法是构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韩枫  1999(3):33-35
本文认为,民法发展的历史是西方法制支的浓缩。是西方法治化道路的主线.也是西方现代化乃至西方文明演变的历史;从民法发展的历史及其要旨看。民法是私法中的“宪法”,民法应是一切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之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熟之标志;鉴于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保障人权、及实现政治民主化、制度化的基本法律。它也成为中国法治化的先导;从而,民法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摘要[1716]  PDF
关于《合同法》的几个问题
  史新富  1999(3):36-37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并将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的通过对中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和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我国“三足鼎立”的合同立法模式,提供了市场交易的统一规则。作为一部刚刚通过的法律文件,《合同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它的一些规定,尚不能说尽善尽美。本文拟就《合同法》的几个问题,结合我国已核准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摘要[879]  PDF
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黄洪雷  1999(3):38-40
本文根椐近年来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干”,造成“四种风气”。
  摘要[749]  PDF
关于王夫之人性论的几点认识
  林莉  1999(3):41-42
王夫之的人性学说,是在批判和改造朱熹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王夫之对朱熹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改造。他的人性论。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已具有了自己新的观点。
  摘要[801]  PDF
论量变、质变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唐莉 黄洪雷  1999(3):43-44
量变和质变是具有两种不同性质方向的变化,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必须对此有明确的认识。
  摘要[815]  PDF
大学生小群体心理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
  任昊  1999(3):45-47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中小群体从1-4年级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794]  PDF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论
  夏云  1999(3):48-50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与教师、与同学、与家人之间关系的形成方式、特点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谐的主客观原因;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建立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与途径、即集体主义、竞争意识和理智心态的培养。
  摘要[745]  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分工特点
  邵斌  1999(3):51-5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也必将愈加细密。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个社会成员在为人民服务上应当首先立足于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这既是对社会尽职负责的表现,又是对社会、对他人所尽的义务,更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好的体现。但是,又由于社会分工使每个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具体本职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具有很大差异性,因而对社会不同层次的主体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各自的侧重点应该比较明确。为了说明问题而展开论述的需要,我们可以粗线条地将社会全体成员划分为领导层和社会基本群众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群,并以此为基础来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社会主体群为人民服务应突出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摘要[798]  PDF
旅游态度研究
  邱扶东  1999(3):53-56
旅游态度是旅游心理学比较关心的领域之一,通过研究旅游态度,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们的旅游行为。本研究使用自编的旅游态度问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被试对旅游均持有相当肯定的态度;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的被试旅游态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此外,被试的旅游态度和年平均出旅次数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但是,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的被试在旅游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现代旅游阶段的旅游行为的特点具有密切的关系。
  摘要[784]  PDF
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余敦旺  1999(3):61-64
本文认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以前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工作方法与当时人们的心理结构相适应;目前效果下降,是因为人们的心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心理结构:新的心理结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与自我利益.把对人的道德思想教育建立在满足职工需要的基础上。
  摘要[813]  PDF
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吴荣  1999(3):65-67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党和国家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在第三次全教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探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这个《决定》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具体要求,本文就是依据《决定》的精神,浅议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摘要[774]  PDF
做好高校干部队伍经常性思想工作之我见
  李玉萍  1999(3):68-69
高校的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由干部组成的集体。对这样的单位,领导往往是放心使用而忽视其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容易忽视对他们要做的经常性思想工作.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他们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是很不相称的。因为他们大多既是单位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具体组织实施者.是管理人、教育人的人,他们的政治觉悟、理论和政策水平、认识能力、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等.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能否正确地贯彻落实,关系到单位的整体形象。因此,做好他们的经常性思想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摘要[793]  PDF
论教育的创造功能
  李安邦  1999(3):70-71
教育具有多种创造功能,它体现在产生新价值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本文从几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教育的创造功能.即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人才创造功能和社会创造功能。
  摘要[753]  PDF
教学过程结构系统简论
  郑思亭  1999(3):74-75
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一些教科书上和学术著作中有过不同的表述,如《教学论稿》中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又是不同于一般认识的特殊认识过程。我认为这种观点带有片面性。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认识过程。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部门。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培养社会劳动力的生产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属于“信息型实践”。这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强谓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过程就是要我们的教学从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书本的倾向,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实践——认识的教学观出发,来对教学要素、教学主客体以及教学结构系统进行分析。
  摘要[928]  PDF
计算机的多媒体电化教育
  宁可 任胜天  1999(3):76-7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多媒体电化教育的概况,概述了多媒体电化教育系统的基本特点:媒体的集成性、信息的多维性、操作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并阐述了多媒体电化教育的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趋势。
  摘要[751]  PDF
计算机学历教育改革探新
  聂会星 陈文琳  1999(3):79-80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几乎推动了一切领域的技术革命.人们对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技能的渴求,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受观念、体制以及经济等因素的约束.高等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学历教育的改革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致使学生需要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去补修市场所需要的知识。然而,以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为目的的继续教育,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而采取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且讲究实效的办学形式.为计算机学历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
  摘要[772]  PDF
浅议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科教兴农功能
  董曼薇  1999(3):81-82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农村远距离教育。其显著特点是教学手段先进,经济、便捷,工学兼顾,学校容量大等。农生广播电视教育对于壮大农村科技队伍,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实现科教兴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1168]  PDF
论中年知识分子保健
  何庆 江玲  1999(3):83-84
中年知识分子是科教兴国的中流砥柱,然而他们的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扭转这一局面的方法也应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锻炼对生命活动的许多方面具有良好影响。因此,中年知识分子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摘要[839]  PDF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影  1999(3):85-86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操、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837]  PDF
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品质培养之我见
  吴敏  1999(3):87-88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运用各种方法,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干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摘要[777]  PDF
关于高校体育课与农科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戴宏贵  1999(3):89-90
高校体育课是对农科大学生进行身心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教学必须适应身心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
  摘要[826]  PDF
男教师如何上好女生的体育课
  蒋仁康  1999(3):91-92
男、女生在体质、性格、生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学中将男女生分班上课.男教师教男生、女教师教女生.使教师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把握学生的运动负荷.提高教学效果.也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目前我国体育师资队伍不健全.尤其女教师缺乏,使得体育教学中合班上课、女生课由男教师上的现象十分普遍,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下去。因此.研究男教师如何上好女生的体育课,避免和减少日常教学中教与学过程中的性别交叉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相当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摘要[880]  PDF
档案、图片分类史考
  傅样  1999(3):93-95
档案与图书同属文献,具有共同的本质,它们的分类方法自古有着密切的联系。档案先于图书。最早的图书没有专门的分类法,而是与档案保存在一处,遵循着档案分类方法。图书分类则产生于图书大量形成之后。在它们的分类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相互影响、借鉴的因素。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档案界和图书界对分类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自动分类、编目、检索以及相互之间的兼容等研究,以适应人类对信息的要求。
  摘要[762]  PDF
缩微技术与图书管理
  于来  1999(3):96-9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能以纸张载体记录信息的格局已被打破.以磁盘、磁带、光盘、胶片等为记录载体的局面正在图书、信息行业中形成。缩微技术这一既古老又先进的技术以她独特的魅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图书、档案、信息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地应用。
  摘要[728]  PDF
图书馆应成为发展信息产业的生力军
  霍光辉  1999(3):98-99
当前,图书馆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文献出版量剧增;书刊价格居高不下;购书经费拮据;队伍不稳.人才外流;文献利用率低下;馆舍建设与设备改造困难等。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应该摒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勇敢地走进市场,努力成为信息产业的生力军,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同时,使文献信息更多地活化和扩散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去,使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
  摘要[711]  PDF
浅谈高校图书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王晓燕  1999(3):100-101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搜集、整理、储藏和流通图书文献资料,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的“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但它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更多了.工作方法和手段也更多样化和技术化.这些都要求图书馆需要有一支精明能干的素质较高的工作者队伍,以利于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而任何工作的完成都要以德能为基础.即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摘要[818]  PDF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之管见
  顾志香 吴圣龙 王军  1999(3):105-106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为党组织历史地、全面地了解、考察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最原始、准确的干部信息资料,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项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落实。
  摘要[822]  PDF
在浓缩中开拓和深化——谈几首思乡诗的继承和发展
  王德寿  1999(3):107-110
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历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从陆机、王绩和王维三人的三首思乡诗的比较中,可见出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即在浓缩中开拓和深化.使得诗歌情节更集中.情感更深厚,风格更合蕴。
  摘要[854]  PDF
试析薛宝钗的二重性格
  陈传万 许兴华  1999(3):111-113
本文认为.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是寄托封建主义理想和道路的一种性格典型,是作者塑适众多人物形象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二重性格典型。因此,薛宝钗是一个立体人物,既不能把她简单地归结为封建淑女的典型,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林黛玉的对立者。
  摘要[801]  PDF
从《长恨歌》看白居易的叙情艺术
  姜红  1999(3):114-115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古典诗歌不外乎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或者是叙述某一人物、事件、场景.或者是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和感情。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一类诗歌,它既不同于叙事诗,也不同于抒情诗。这类诗中叙述方法用得很多,但它并不立足于叙事,而立足于抒情。诗中有很多具体人、事、景的描绘.但它描绘人、事、景并不为了表现具体的人、事、景而是为了表现折射在其中的人物的心情。在这类诗中抒情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它表现的是人物的心情,但又不是单纯地抒发自己内心情感,不是单纯地以抒情为侧重点,叙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这种诗既象叙事诗又象抒情诗,但又既不是叙事诗又不是抒情诗,准确地说应该是叙情诗。
  摘要[924]  PDF
契诃夫小说简笔繁笔艺术探微
  张卓勇  1999(3):116-117
简笔与繁笔是两种对立统一的具体描写手法.也是文艺欣赏和文艺评论中经常涉及的问题。本文拟以《变色龙》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试析契诃夫小说的简笔、繁笔艺术。
  摘要[819]  PDF
论语境对低调陈述的制约功能
  鞠红  1999(3):118-121
本文以中外语境理论为参照,用实例证明了语境是理解低调陈述辞格意义的基础.分析了语境对低调陈述辞格意义的制约功能。
  摘要[812]  PDF
浅谈主、被动语态转换过程中的语义变化
  张同乐  1999(3):122-124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英语主、被动语态转换前后所涉及到的语义问题。指出主、被动语态转换的可行性及不可操作性。文章尤其对主、被动语态转换后所产生的语义差别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摘要[812]  PDF
语言语境与翻译择词
  董敏  1999(3):125-127
研究语境与翻译应立足语言本身。翻译时.首先要注意句子的语义内客。其次是句子在各言语情景下的运用。本文主要以语言语境构成的各要素为基点。分析和例证了语言语境对翻译择词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摘要[755]  PDF
非语言语境与翻译
  陈宏  1999(3):128-130
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组成非语言语境的几个重要因素来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摘要[838]  PDF
谈谈英语习语及其汉译
  尹锡荣 尹瑜  1999(3):131-132
从广义上来说,英语习语(idioms)不仅包括常用的短语搭配,如:pick up(拣起.接收).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等.还包括英语中的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以及俚语(slangs)。英语中的习语比较丰富,涉及面也很广。它们生动、形象、简炼,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用了恰当的习语.往往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如果用错了习语.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所以.学习和掌握正确地使用英语习语对于学好英语至关紧要。
  摘要[869]  PDF
试论语境在词义理解中的重要性
  王梅芳  1999(3):133-134
语言中不论是词语还是句子,都不是孤立的,它有前言后语。语言的交际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进行的.语言的交际功能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实现。所谓语言环境,就是指语言的背景,具体地说就是说话或写作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品中的上下文、说话的前言后语等等因素。统称语言环境,简称语境。
  摘要[794]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