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汤家玉  1997(1):1-3
今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被英国占领达155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史上彪炳显赫的盛事,也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的大事。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斗争过程,也是中英两国综合国力较量的过程。自从英国占领香港之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曾为收回香港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摘要[775]  PDF 181.67 K[1355]
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巡谈话看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
  张琳,秦策  1997(1):4-5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历史地看,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一方面,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继承;另一方面,它又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并逐步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研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巡谈话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摘要[1388]  PDF 287.63 K[1491]
学习《正处》关于重视思想领域中是非问题的论述
  陆文培,卓爱平  1997(1):6-9
40年前,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是继《论十大关系》之后,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重要思想成果。该文提出,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重视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是非问题,这明显地反映在文稿的增补中。不过在当时的情况,这一思想是通过强调阶级斗争来表达的。
  摘要[854]  PDF 861.00 K[1383]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桑潮流,周承超  1997(1):10-13
社会主义学说经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但它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些根本缺陷,决定了它必将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
  摘要[775]  PDF 409.18 K[1301]
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现实判断与政策选择
  兰玉杰  1997(1):14-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在我国人口增加、收入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粮食需求不断扩大以及自然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在立足国内供给,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进行国际粮食贸易,较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以实现我国粮食的供求平衡。
  摘要[855]  PDF 266.92 K[1191]
论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
  钱良信  1997(1):18-2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经了四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改革的成功和失败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既不泛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令人赞叹不止,也曾因农业绯徊和受阻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和关注。农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反复性却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及有关产权理论去考查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历史,并就中国农地制度改革趋向应遵循原则略抒己见。
  摘要[791]  PDF 1.29 M[1364]
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栾敬东  1997(1):22-25
一、股份合作制是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广大农民创造的一种集股份制“合理内核”和合作制“基本内核”于一体,初步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股份合作制,在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线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发展十分迅速。到1993年底,全省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23571家,当年筹集资金12.6亿元,累计股份资产达20.7亿元,实现产值135亿元,占全省
  摘要[773]  PDF 1.05 M[830]
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思考
  张士云,江激宇  1997(1):26-29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属于金融机构,不得办理存、贷业务,要真正办成社区内的资金互助组织。”;“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清理整顿。”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合作基金会已走入死胡同,相反,这为各地农村合作基金会走出误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本文拟就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谈几点认识。
  摘要[819]  PDF 759.96 K[1267]
“四荒”使用权拍卖简析
  崔普亮  1997(1):30-31
一、“四荒”使用权拍卖取得了惊人的制度绩效 1.“四荒”是指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也泛指未被开发利用的非耕地资源。“四荒”使用权拍卖是一种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八十年代初期,山西吕梁地区在对耕地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同时,对“四荒”也采取了“户包治理”的方式。户包治理虽是对集体治理的突破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而普遍存在包而不治,治而不管,短期行为的弊端。究其原因:其一,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承包经营权经常变动和经营自主权、直接收益权得不到
  摘要[873]  PDF 565.66 K[1606]
谈绿色壁垒与中国外贸
  廖宜静  1997(1):32-34
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已严重危害了人类生存空间,于是绿色浪潮席卷全球,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且日益深入国际贸易领域。为此,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制定环境标准,设立绿色壁垒以达到限制商品进口的目的。这给1995年1月1日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致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宗旨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加大了难度。
  摘要[902]  PDF 185.14 K[823]
论抵押权
  音正权  1997(1):35-38
1995年6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对我国的抵押制度作了较为科学详尽的规定。在抵押制度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抵押权一直为其核心问题。本文拟就抵押权问题作点探讨,以希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抵押权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一、抵押权的意义、社会机能及性质 (一)意义和社会机能 抵押权(mortgage)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担保物不移转占有,而于债务不履行时,就担保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由此可见,抵押权的设定不以移转占
  摘要[722]  PDF 1.02 M[967]
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
  孙毅  1997(1):39-41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道德发展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二者如何区分,学术界意见不一。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本文试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分析它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作为一得之见,向专家学者请教。 一、忧国忧民,勇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就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着危机的关头,就会象三元里人民、义和团英烈、
  摘要[876]  PDF 422.08 K[1332]
孔子、孟子激励观述评
  何成森  1997(1):42-44
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在人们通常的认识中,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的理论是伴随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实,最早提出激励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人。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欲以激励应候”之说。这比西方学者提出“激励”概念要早数百年。而在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中,现代世界流行的三种激励模式,即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摘要[803]  PDF 208.77 K[1336]
高明与中庸:儒家人格的两重性
  左靖  1997(1):45-46,44
从先秦诸子到当代新儒家,一直有一条线索贯穿在这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中,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最高的,而且又不离人伦日用。它是即世而又出世的。通常人们把这种境界说成“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语出《礼记·中庸》。“极高明”其实是一个道家范畴。“极”和“高明”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思孟学派受到的道家哲学的影响,它标志着
  摘要[756]  PDF 658.46 K[1315]
“诗缘情而绮靡”——论陆机的诗歌美学思想
  高勤丽  1997(1):47-50
陆机(公元261—303)的《文赋》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专著,他在比较各种文体特点时所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在古典诗学理论史上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文赋》本不是主要论诗,但这一命题的提出,却“使古代诗歌理论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中国诗歌美学自此开始熠熠生辉”(陈良运《诗学·诗美·诗观》)。本文也拟从这一命题出发,探讨一下陆机的诗歌美学思想。
  摘要[930]  PDF 340.13 K[2206]
价值=有序度——对商品价值的一种解释
  樊嘉禄  1997(1):51-53
一 价值这一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对一般意义上价值概念的研究,国内已有专著。本文不讨论广义的价值概念,也不全面讨论商品价值问题,仅从一个角度分析某些商品的价值积聚过程,然后在较普遍意义上阐发所得结论的理论意义。 试以一枚古钱比如唐币作为考察对象。它在当时的价值不过与一碗水饺,一个馒头,或一碗水酒相当,绝对买不来一只鸡,但在今天古钱币市场上的价格却高达一万元人民币,即
  摘要[832]  PDF 420.91 K[1627]
征服“氟元素”的启示
  叶健,田超  1997(1):54-57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第七主族里,共有五个元素,即氟、氯、溴、碘、砹。除砹是人工合成元素外,其它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是瑞典科学家席勒(C.W.Scheele)于一七七四年获得。1811年,从事制硝业的法国人库特瓦(B.Couz-tois,1777-1838)发现了碘。1824年法国化学家巴拉(A.J.Balazd,)802-1876,制得了红棕色液体溴。氟虽是卤族中的第一个元素,但是它的发现却比氯晚了一百多年。1780年席勒在研
  摘要[879]  PDF 317.30 K[1118]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及特色
  金怡顺  1997(1):58-60,34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制定与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各少数民族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区域,设立机关,行使自治权,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摘要[879]  PDF 932.47 K[1390]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比较
  孙艺  1997(1):61-64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东亚,曾发生了两次以推行近代化为主要内容的运动:一是由封建官僚发动,以“求强”、“求富”为口号的中国洋务运动;一是“指明了日本历史今后应走的方向”,并从此成为“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明治维新。虽然两者发生的时间、社会背景大体相同,内容和形式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并都成为两国近代化的起点,但它们的结果却“南辕北辙。”笔者以为,就这两个历史事件作一比较,有助于我们弄清为什么中国未因洋务运动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原因。
  摘要[912]  PDF 326.49 K[3336]
更新教育观念 强化农业高校人文社科教育
  徐毅文,盛邦跃  1997(1):65-68
当前,为了培养出农村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高等农业教育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的传统观念,确立起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出既有较高科技水平,又有较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
  摘要[803]  PDF 970.71 K[1187]
论教育产业运行环节和运行机制的特点
  王义德  1997(1):69-71
一 社会经济的运行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它的运行同社会经济运行一样,也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首先,教育产业的运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消费教师提供的教育劳务的过程。教师提供教育劳务的生产过程包括讲课、演示前的方案设计,备课和课后的辅导,答疑,甚至还包括教师以前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对教育劳务的消费包括听课,做试验和课后的
  摘要[761]  PDF 348.30 K[846]
论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
  王清平  1997(1):72-74
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终于使人们意识到法治优于人治,认识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是依法治国的本质。现在不仅要“依法治国”,而且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均要依法治理。本文试就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的关系、依法治校的作用及如何落实依法治校作点探讨。 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的关系 1.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 从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组成看。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就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各种法律得到遵守和适用的过程。法治国家的建
  摘要[801]  PDF 581.92 K[954]
从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看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沈琳,吴惠敏,王国年,姜红,刘允芳  1997(1):75-78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毋庸置疑。而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客观依据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近日,我们从汉语、文学、艺术、历史四科入手对安徽农业大学本科生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并分析如下:
  摘要[1118]  PDF 303.13 K[1051]
关于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几点认识
  胡小松  1997(1):79-80
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指出:“素质教育的观点,是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结合我们学校大学生的实际,本文就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提高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高校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并于一九九四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
  摘要[945]  PDF 246.02 K[1018]
重特色 重方法 重队伍建设——关于“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
  王伟  1997(1):81-83
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社科(1995)10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两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正确认识并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二是如何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并结合高校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和建设;三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发挥“两课”在高校
  摘要[767]  PDF 469.72 K[957]
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徐亚华  1997(1):84-8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在讲到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时特别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所表述的“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摘要[830]  PDF 369.06 K[98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林蓉  1997(1):87-89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好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不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应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及其社会意义 一般来说,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章节有兴趣,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知识的强烈愿望。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学习就比较主动,上课注意力就集中,学习效果就比较好,所谓
  摘要[772]  PDF 362.23 K[918]
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浅谈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
  戴宏贵  1997(1):90-91,105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基于此,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活动中,也应从育人的总体目标出发,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自觉主动地把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外,延伸到学校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中去。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体育教学之中,笔者的实践和体会是:
  摘要[776]  PDF 214.96 K[975]
浅议人才培养规格
  张平  1997(1):92-93
现代人才学研究已经证明:人才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知识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基础知识指人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专业知识则因为专业、学科的不同而不同。能力则包括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表达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又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为条件而存在、发展、完善的。既然人才是由知识和能力这两大要素构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所谓的人才培养规格,它是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规格。
  摘要[758]  PDF 155.01 K[1241]
高校青年教师流失问题浅析
  吴晓萍  1997(1):94-96
青年教师的严重流失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家重点院校表现尤为突出。以我省某高校为例,近三年内脱离专任教师岗位人数为66人。扣除退休教师人数25人,实际流出教师人数为41人。从流出教师的去向看,校外流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有调离学校改行的;有办停薪留职自费出国的;有辞职的;还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其中除个别属工作需要及照顾家庭的正常流动外,其余绝大部分向沿海及开发地区和国外流动。校内流动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专任教师改变观念自愿改行担任研究所专职人员,这在专任教师
  摘要[801]  PDF 515.43 K[1538]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李永平  1997(1):97-99
写作历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自从全国英语四级统考以来,作文一项平均得分一直在5分左右(满分15分)。这反映出学生写作能力的严重欠缺,从而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使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真实反映出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心决定,从1997年6月起对作文实行最低分制。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各校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鼓励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上
  摘要[761]  PDF 2.27 M[1216]
论文化背景与翻译
  黄媛媛  1997(1):100-102
翻译难,究其最根本原因,难就难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从形式上看来,是一个语言问题,但就其过程来看,又不单单是一个语言问题。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记,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必要工具,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明确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确了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
  摘要[858]  PDF 159.27 K[1670]
名词所有格与of短语用法之比较
  高咏梅  1997(1):103-105
of短语的用法与名词所有格有许多共同之处,名词所有格的某些用法一般可以用of短语替代,例如: Mr smith's passport=the passport of Mr smith Shakespeare's plays=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但是决不能将名词所有格和of短语的用法等同起来,某些情况下,名词所有格是不能被of短语替代的。例: Children's stories(stories for children)不可以为:stories of children men's shoes不可以改为shoes of men a doctor's dgree不可为the degree of a doctor a summer's day(=a summer day)不可为a day of summer代替
  摘要[877]  PDF 2.24 M[1275]
培养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
  王栩彬  1997(1):106-107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对象、目的、各项指标、重点等都有明显的规定和要求。笔者认为,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有独立的思维过程及分析综合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才是成功之本。 一、阅读理论的内涵及现代阅读教学的误区: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自上而下(top-down)的认知过程。阅读能力是由三种图式决定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掌
  摘要[1037]  PDF 353.29 K[1357]
谈英语的几种否定形式
  喻家楼  1997(1):108-110
英语的否定表达法,种类繁多,到处可见,否定式也被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但在正式文体中或者说在文学语言上,否定形式中内在含义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将对下列七种否定形式的内在含义加以阐论,旨意在于使其用得更准确,表达得更符合习惯。 Ⅰ、形容词“no”与副词“not”的区别: 1.no放在表语名词或表语名词短语前,与“not a”放在表语名词或表语名词短语前的区别:
  摘要[814]  PDF 2.25 M[1408]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