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2(3):1-7.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1
摘要: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的演进具有历时性、共时性与超越性三重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一个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共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由于其后发性和赶超性要在同一时间里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逐步完成的发展任务;其超越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资本本位、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创造性超越。
2023, 32(3):8-14.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2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焕发出新活力,但也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推进高质量管理、实现集体增收等难题。为了将财会制度建设融入"三农"问题的解决之中,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源"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和方向:有效衔接党中央战略部署,维护好集体资产;有效发挥财会制度的资源配置和财务运作功能,克服制度设计和应用设计的内生缺陷;引入现代企业财会制度需因地制宜,防止生搬硬套。
2023, 32(3):15-23.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3
摘要: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也应遵循法治要求。我国相关立法机关应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宅基地资格权这个政策语言进行法律解读并将其导向法律规范制定和修法层面,落实集体所有权,确保宅基地资格权取得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确保宅基地资格权权能的充分、完整性,减少政策与现有法律之间明显抵牾存在的时间差,以法治方式保障宅基地基本功能,以法治引领破解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问题,使其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2023, 32(3):24-30,111.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4
摘要:传统村落活化引导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以徽文化核心区12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研究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类型并提出引导策略。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活化包括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机制等方面;徽文化核心区传统村落整体活化水平一般且地域差异显著;传统村落活化可划分为宜居协调、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特色、管理有效五大类型。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产业融合、营造村落共同体、促进资源转化和加强组织协同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活化分类引导策略,可为其他区域有关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2023, 32(3):31-37.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5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2023, 32(3):38-44.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6
摘要:基于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通过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构建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省际农业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投入冗余、非期望产出冗余所带来的投入非效率,是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局部空间集聚主要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财政支农、农业规模化、农业生产能力对于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械化、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023, 32(3):45-51.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7
摘要: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林业建设经历了早期探索、变革、转型,以及全面建设生态林业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提倡植树造林发展经济的传统林业向注重保障生态系统的生态林业建设的跨越转变。林业建设的百年历程为新时代生态林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依靠力量,科技创新是发展动力。
2023, 32(3):52-59.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8
摘要:城乡差距是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难题之一,其根源则在于城乡要素配置的错位。基于城乡要素相对错配系数,测算我国城乡劳动力与资本配置扭曲程度,分析城乡要素错配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错配大致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城乡资本要素错配程度空间分异呈现由东向西逐步递增的态势,且2002—2018年城乡资本要素错配水平呈现出向中东部转移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经验。
2023, 32(3):60-72.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09
摘要: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中国农产品出口迎来了新机遇。近年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运用GL指数、BI指数和MIIT指数测算2006—2022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指数,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双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双方产业内贸易增量源自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合度、市场开放度差异、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对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货物贸易结合度影响最为显著。
2023, 32(3):73-80.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0
摘要:旅游地意象及游客感知对旅游目的地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网络文本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和"认知—情感"模型,分析安徽红色旅游地意象,结果表明:红色基因宝库、革命教育圣地是游客整体感知意象;游客情感表达以积极情绪为主,景区资源品位、教育功能等积极情绪值较高;高频词呈现以"教育""革命""历史"为核心层,以"烈士陵园""新四军""烈士"为组合外缘的辐射圈层结构,且构成新四军文化、红军文化、战争文化和农村改革文化四个主题意象区。红色旅游意象分析旨在为安徽红色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3, 32(3):81-87.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1
摘要:农业地理标志权是典型的农业知识产权,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分析知识产权的认知真空,有助于厘清农业地理标志的相互关系,促进我国农业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以安徽省祁门红茶地理标志纠纷为案例,溯源祁门红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得出祁门红茶地理标志是"大产区"范围,包括祁门县、东至县、石台县、黟县、贵池区等地。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政府引导利益相关者对地理标志产生共识,牵头建立地理标志协调机制,做好地理标志全链条保护和品牌管理,积极推进我国农业地理标志国际化发展道路。
2023, 32(3):88-94.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2
摘要:平台经济作为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形态,受到当前社会的普遍关注。大数据杀熟行为是平台经济发展的典型产物,其通常是利用消费者的消费频率、习惯、地域与能力等进行个性化定价,对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与个人信息保护权均造成侵害。当前在对大数据杀熟行为中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时,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的认定标准模糊、相关部门监管能力不足、消费者维权机制缺乏与算法技术存在一定风险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监管工作、加强对消费者权利救济与加强算法技术层面的治理着手,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维护网络平台经济秩序。
2023, 32(3):95-100.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3
摘要:灾疫属于非常危急的公共事件。灾疫救治是一种特殊状况下的社会治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的理政思想对现代社会公共危机应对中出现的问题仍具有镜鉴意义。子产"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的理政观念启发人们,灾疫防治机制既要事先规划和构想,更要在灾情发生前进行必要的"实操演练",真正做到"有备无患"。灾疫救治要打破常规思维,"因时制宜,因势而变",危急时要有子产"坏晋馆垣"那样的果断举措。子产"闻忠善以损怨,不作威以防怨"的舆情应对之道说明强化"显政"是引导舆情的关键。在灾疫救治中,行政官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执行能力至关重要。危难之际,"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胆识和魄力是应对危机的关键。
2023, 32(3):101-111.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4
摘要:链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作为一组文献的核心术语是精气和心论。《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均祖述《内业》精气论,但与《内业》重在修身内圣路径不同,《心术上》《心术下》《白心》融入形名和法术治理思维,重在论述治理,外王色彩浓。《管子》四篇创作时间大致与孟子第二次到稷下相当,也就是在公元前319年到前311年之间。《管子》四篇特别是《心术上》《心术下》《白心》,从行文到内容均深受尹文子学派的影响,但《管子》四篇保持自己相对于尹文子形名学派的独立属性。《心术上》《心术下》接受了尹文子君臣分业、名实相稽、道法合流等学术论点。《白心》的作者与庄子后学交流密切,但《白心》也同样融会贯通尹文子名法合流思想。
2023, 32(3):112-120.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5
摘要:黄庭坚贬谪黔州时期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书写方式上却表现得异乎寻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请黄叔达代笔。黄庭坚谪居黔州期间的部分诗歌或是请黄叔达代笔,自己再修改润色,或是自己创作而署黄叔达之名。二是摘白居易诗句组成新诗,以自剖心迹,避免情感的直接流露。三是借创作民歌《竹枝词》,甚至托名于李白,以曲折地寄托愁怀。他之所以煞费苦心地采用这些方式,既与被贬谪后忧谗畏讥的心理有关,也受到"宋调"诗歌排斥个人穷愁的书写趋向的影响,更是他诗歌创作中有意追求"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具体表现。
2023, 32(3):121-125.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6
摘要:晚清时期太平府水灾频发,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太平府水灾频发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该区域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密切关联。在水灾应对上,清廷、太平府和民间士绅分别采取了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助赈等举措。尤其是太平府形成了以营建圩田为中心、恢复农业经济为主的应灾良策。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灾的影响,对太平府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3, 32(3):126-131,140.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7
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发挥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师资来源以兼职为主,课时设置参差不齐,教学保障措施有待提高;教学方式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要以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保障措施等为重点,破解矛盾,摆脱困境。同时,以"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为基础、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切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
2023, 32(3):132-140. DOI: 10.19747/j.cnki.1009-2463.2023.03.018
摘要:在党中央积极倡导全国人民崇尚英雄、争做英雄,推动实现英雄辈出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英雄价值观培育具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培养时代新人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新时代大学生英雄价值观培育应当遵循政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示范性原则,构建包括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培育目标体系。其中,基础目标包括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与价值实践的目标,发展目标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大历史观和坚定文化自信的目标。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230036 传真:
电话:0551-65786465 E-mail:ahndskxb@ahau.edu.cn
版权所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版权所有